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发布日期:2017-11-16 17:11:13  点击量:95   信息来源:原创

中标华远(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认证规则

CSHY-EMS-16-2017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文件编号:CSHY-EMS-16-2017

版本/修改次数:A/1

受控状态:受控















中标华远(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发布


编写说明



本认证规则归CSHY所有,CSHY对其拥有最终解释权。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CSHY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法律另有要求的除外)相关认证信息。 

如需获取本实施规则正文,请拨打联系电话:010-53393006;

24小时服务热线:010-53393006

公司官方网址:http://www.cshychina.com/

电子邮箱:cshy01@163.com

公司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十区22号楼4层04


目录

TOC o "1-3" h u 1适用范围...................................................................................................................................... PAGEREF _Toc15256 h 1

2认认证依据用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 PAGEREF _Toc4605 h 1

3CSHY的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12855 h 1

4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17317 h 1

5认证实施程序.............................................................................................................................. PAGEREF _Toc5117 h 1

5.1申请.......................................................................................................................................... PAGEREF _Toc17469 h 1

5.2 申请评审................................................................................................................................. PAGEREF _Toc2583 h 2

5.3审核.......................................................................................................................................... PAGEREF _Toc21415 h 4

5.4复核.......................................................................................................................................... PAGEREF _Toc11087 h 7

5.5认证决定.................................................................................................................................. PAGEREF _Toc1145 h 8

5.6监督.......................................................................................................................................... PAGEREF _Toc24376 h 9

5.7再认证.................................................................................................................................... PAGEREF _Toc17205 h 10

5.8多场所组织的抽样条件(抽样原则)................................................................................ PAGEREF _Toc23396 h 11

5.9 抽样规则(抽样方法)....................................................................................................... PAGEREF _Toc18929 h 12

6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要求....................................................................................................... PAGEREF _Toc7955 h 15

6.1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的控制................................................................................................ PAGEREF _Toc7871 h 15

6.2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要求........................................................................................ PAGEREF _Toc29029 h 16

6.3认证证书和标志的管理要求................................................................................................ PAGEREF _Toc7253 h 19

7认证证书状态管理规定和要求............................................................................................... PAGEREF _Toc22302 h 21

7.1 证书状态管理要求............................................................................................................... PAGEREF _Toc7673 h 21

7.2 暂停证书要求....................................................................................................................... PAGEREF _Toc20292 h 21

7.3恢复证书要求........................................................................................................................ PAGEREF _Toc17282 h 22

7.4撤销证书要求........................................................................................................................ PAGEREF _Toc16727 h 23

7.5注销证书要求........................................................................................................................ PAGEREF _Toc8025 h 24

7.6 扩大认证范围....................................................................................................................... PAGEREF _Toc2372 h 24

7.7 缩小认证范围....................................................................................................................... PAGEREF _Toc24672 h 25

8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PAGEREF _Toc29840 h 25

9受理转换认证证书................................................................................................................... PAGEREF _Toc31446 h 25

10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原则................................................................................................. PAGEREF _Toc24895 h 26

10.1 处理原则............................................................................................................................. PAGEREF _Toc31561 h 26

10.2申诉...................................................................................................................................... PAGEREF _Toc23184 h 26

10.3投诉...................................................................................................................................... PAGEREF _Toc13562 h 28

10.4争议...................................................................................................................................... PAGEREF _Toc31660 h 29

10.5技术问题及异议情况处理.................................................................................................. PAGEREF _Toc10676 h 30

10.6申诉、投诉和争议费用及补/赔偿措施............................................................................. PAGEREF _Toc19823 h 30

11认证记录的管理..................................................................................................................... PAGEREF _Toc31800 h 30

12其他......................................................................................................................................... PAGEREF _Toc30625 h 31

附录A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人日数表............................................................................... PAGEREF _Toc11533 h 32

1适用范围

1.1本规则适用于依据GB/T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类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EMS)的认证活动。

1.2本规则依据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CSHY在认证过程的管理责任,保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规范有效。

1.3本规则是CSHY在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CSHY在该项认证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则。

2认认证依据用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

Ø  GB/T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CSHY的基本要求

3.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3.2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1/ISO/IEC17021-1:2015《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要求》。

3.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工作环节相互分开,符合认证公正性要求。

3.4鼓励CSHY通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1/ISO/IEC17021-1:2015《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第1部分:要求》。

3.5不得将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4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4.1认证审核员应获得CCAA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的人员。

4.2认证人员应当遵守与从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认证审核活动及相关认证审核记录和认证审核报告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认证实施程序

5.1受理认证申请

5.1.1CSHY应向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1)可开展认证业务的范围,以及获得认可的情况。

(2)本规则的完整内容。

(3)认证证书样式。

(4)对认证过程的申投诉规定。

5.1.2CSHY应当要求申请组织至少提交以下资料:

(1)认证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申请认证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范围及活动情况的说明。

(2)申请方有效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若环境管理体系覆盖多场所活动,应附每个场所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适用时)。

(3)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所涉及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期内的行政许可证明、资质证书、强制性认证证书等的复印件;

(4)有效的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范围,以及标准要求的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化的信息,如果组织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其管理体系范围,应在申请书中说明理由;

(5)组织确定环境因素和相关环境影响的方法;

(6)识别合规义务;

(7)接受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咨询的情况;

(8)轮班情况。

(9)识别申请组织采用的所有影响符合性的外包过程。

(10)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义务清单,风险和机遇清单,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1)1998年之后新改扩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需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如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适用时提供环评报告、环评批复、环保项目骏工验收报告;(适用时)

(12)污染物监测报告(适用时);

(13)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被认证组织的在近一年内未因环境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证明(适用时);

(14) 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区域的平面图和管网示意图(至少包括污水、雨水管网)(适用时)。

5.2 申请评审

5.2.1 CSHY应对申请组织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评审,根据申请认证的活动范围及场所、员工人数、完成审核所需时间和其他影响认证活动的因素,综合确定是否有能力受理认证申请。

对被执法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申请组织,CSHY不应受理其认证申请。

5.2.2对符合5.1.2、5.2.1要求的,CSHY可决定受理认证申请;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CSHY应通知申请组织补充和完善,或者不受理认证申请。

5.2.3签订认证合同

在实施认证审核前,CSHY应与申请组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认证合同,合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申请组织获得认证后持续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2)申请组织对遵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的承诺。

(3)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向CSHY通报:

①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

②生产、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被国家市场监管局认定不合格。

③发生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环境安全事故。

④相关情况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取得的行政许可资格、强制性认证或其他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环境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

⑤出现影响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要情况。

(4)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正确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不利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

(5)拟认证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范围。

(6)在认证审核实施过程及认证证书有效期内,CSHY和申请组织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7)认证服务的费用、付费方式及违约条款。

5.2.4审核策划

5.2.4.1审核人日数要求

5.2.4.1.1为确保认证审核的完整有效,CSHY应以附录A所规定的审核人日数要求为基础,根据申请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特性、技术复杂程度、环境安全风险程度、认证要求和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有效人数等情况,核算并拟定完成审核工作需要的时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少审核人日数要求,但减少的时间不得超过附录A所规定的审核人日数要求的 30%。

5.2.4.1.2 整个审核人日数要求中,现场审核人日数要求不应少于总审核人日数要求的80%。

5.2.4.2审核组

5.2.4.2.1CSHY应当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的专业技术领域选择具备相关能力的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必要时可以选择技术专家参加审核组。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审核任务和责任。

5.2.4.2.2技术专家主要负责提供认证审核的技术支持,不作为审核员实施审核,不计入审核人日数要求,其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责任。

5.2.4.2.3审核组可以有实习审核员,其要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参与审核,不计入审核人日数要求,不单独出具记录等审核文件,其在审核过程中的活动由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承担责任。

5.2.4.3审核计划

5.2.4.3.1CSHY应为每次审核制定书面的审核计划(第一阶段审核不要求正式的审核计划)。审核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审核范围,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场所,现场审核持续时间,审核组成员(其中:审核员应标明认证人员注册号;技术专家应标明行业类别、工作单位及专业技术职称)。

5.2.4.3.2如果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包括在多个场所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且这些场所都处于申请组织授权和控制下,CSHY可以在审核中对这些场所进行抽样,但应根据CSHY相关要求实施抽样以确保对所抽样本进行的审核对环境管理体系包含的所有场所具有代表性。如果不同场所的活动存在明显差异、或不同场所间存在可能对环境管理有显著影响的区域性因素,则不能采用抽样审核的方法,应当逐一到各现场进行审核。

5.2.4.3.3为使现场审核活动能够观察到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情况,现场审核应安排在认证范围覆盖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时进行。

5.2.4.3.4在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组应将审核计划交申请组织确认,遇特殊情况临时变更计划时,应及时将变更情况通知申请组织,并协商一致。

5.3审核

5.3.1审核组应当按照审核计划的安排完成审核工作。除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外,审核过程中不得更换审核计划确定的审核员。

5.3.2审核组应当会同申请组织按照程序顺序召开首、末次会议,申请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及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员应该参加会议。参会人员应签到,审核组应当保留首、末次会议签到表。申请组织要求时,审核组成员应向申请组织出示身份证明文件。

5.3.3审核过程及环节

5.3.3.1初次认证审核,分为第一、二阶段实施审核。

5.3.3.2第一阶段审核应至少覆盖以下内容:

(1)结合现场情况,确认申请组织实际情况与环境管理体系成文信息描述的一致性,管理体系文件与标准、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特别是体系文件中描述的产品或服务、部门设置和负责人、生产或服务过程、重要环境因素等是否与申请组织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2)结合现场情况,审核申请组织理解和实施GB/T 24001/ISO14001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评价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是否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确认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已运行并且超过3个月。

(3)环境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

(4)风险和机遇、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的识别、分析和管理情况,确认控制措施选择和评估的合理性;

(5)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机制策划的适宜性、充分性,环境主动和被动检测情况;

(6)确认申请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服务的活动内容和范围、申请组织的员工人数、活动过程和场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遵守情况,特别是相关法律许可文件及其有效性;

(7)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过程或场所进行现场勘察,确认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识别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环境处理/安全设施/人力、基础设施、产品/服务检测能力提供情况;

(8)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如高能耗、高污染、结构落后、安全性差的产品。

(9)确认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的遵守情况,有无违法及投诉内容,企业相关法律许可文件的有效性(营业执照、当行业、法规有要求时应提供企业资质证书、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环评批复意见、环保验收报告、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年度主要污染物环境检测报告等证据);

(10)结合环境管理体系覆盖活动的特点识别对环境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并结合其他因素,科学确定重要审核点;

(11)确认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是否充分,确认受审核方文件描述的管理体系认证范围与现场运行的产品、服务和活动范围情况的一致性,对申请评审确定的认证范围予以确认。

(12)与申请组织讨论确定第二阶段审核安排。对环境管理体系成文信息不符合现场实际、相关体系运行尚未超过 3个月或者无法证明超过3个月的,以及其他不具备二阶段审核条件的,不再实施二阶段审核。

此外,还应收集和确认以下信息:

1)文件描述的管理体系范围与现场运行情况的一致性;

2)生产/服务现场的状况、流程、班次安排;

3)运作场所及现场的分布、距离及所处区域;

4)动力及上下水管网分布等(适用时);

5)受审核方及环境监管部门对受审核方生产区域的环境测评信息及有关投诉、惩罚记录。

5.3.3.3在下列情况,第一阶段审核可以不在申请组织现场(非现场)进行,但应记录未在现场(非现场)进行的原因:

(1)申请组织已获本CSHY颁发的其他有效认证证书,CSHY已对申请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充分了解。

(2) CSHY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申请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和活动简单,通过对其提交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

(3)申请组织获得了其他经认可机构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对其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可以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和要求。

除以上情况之外,第一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方的生产经营或服务现场进行。

5.3.3.4审核组应将第一阶段审核情况形成书面文件告知申请组织。对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项的重要关键点,要及时提醒申请组织特别关注。

5.3.3.5第二阶段审核应当在申请组织现场进行。重点是审核环境管理体系符合GB/T 24001/ISO 14001标准要求和有效运行情况,应至少覆盖以下内容:

(1)与适用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要求的符合情况及证据,特别是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和绩效遵守法律法规的证据;

(2)在第一阶段审核中识别的重要审核点(与适用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的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3)为实现总环境目标而建立的各层级环境目标是否具体、有针对性、可测量并且可实现;

(4)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和活动的管理及控制情况;

(5)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否有效;

(6)规范性要求、方针、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适用的法律要求、职责

TAGS:

如果您无法识别验证码,请点图片更换

证书查询

-->
Powered by YXcms 2012-2014 yxms.net Inc.